開襠褲頗具中國特色,體現著方便實用的育兒智慧。有了開襠褲,監護人可省去不少清潔衣物的麻煩,嬰幼兒也不必為大小便行為不能自理而煩惱。 開襠褲折射出實用主義和利己主義的
開襠褲頗具中國特色,體現著方便實用的育兒智慧。有了開襠褲,監護人可省去不少清潔衣物的麻煩,嬰幼兒也不必為大小便行為不能自理而煩惱。 開襠褲折射出實用主義和利己主義的文化陋習。開襠褲的好處,在于隨時隨地方便自己,至于是不是侵擾別人,均不在設計者和使用者的考慮之列。不知開襠褲積習始于何時,雖然其適用性經歷了相當漫長的時代,也早應被現代文明所摒棄?,F如今,紙尿褲等措施已漸取代開襠褲,新的育嬰習慣變得更文明、更衛生、更具有公共意識,體現著時代的進步。 然而,現實中具有“開襠褲”意義的陋習并不少。比如,隨地便溺是衛生習慣的“開襠褲”,出口成“臟”是語言表達的“開襠褲”,寵物擾民是豢養者的“開襠褲”,公眾場合抽煙是癮君子的“開襠褲”,“到此一游”是游客的“開襠褲”,“中國式過馬路”是行人的“開檔褲”,店外店是經營行為的“開襠褲”,隨意排污是企業行為的“開襠褲”,暴力執法是城市管理的“開襠褲”,剽竊造假是學術研究的“開襠褲”,裙帶關系是用人機制的“開襠褲”,投機鉆營是社會公平的“開襠褲”……這些形形色色的“開襠褲”現象,其實質均在于:為自身便利而不惜侵占公共空間,為一己之私而損害群體利益。 “開襠褲”陋習的危害還表現在恥感的缺失。這些陋習在為一己之私大開方便之門的同時,將“隨地便溺”視為理所當然,全無“私處”外露的尷尬。當高速路上的哄搶行為變得理所應當,當“到此一游”的“便便”遺臭敦煌、故宮并走出國門,當“中國式過馬路”因為法不責眾而處之泰然,我們仿佛看到一個個恥感集體性缺失的群體,個個身著寬松舒適的“開襠褲”,吊著不堪入目的“那話兒”,讓一樁樁陋習在眾目睽睽下盡情裸奔。其所過之處,只留下公德碎片的一片狼藉。 管住各種陋習的“開襠褲”,就是為了促進社會公平,防止個體私欲侵占公共資源,符合廣大市民的共同利益,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。愿人人都能從自身做起,摒棄有礙觀瞻的“開襠褲”。這樣,整個社會才能在榮辱觀上達成共識,讓“開襠褲”陋習逐漸退出城市生活的視野。 |